(一) 細心審題:
每道題目每個字都有用意,要掌握題旨重點,不可文不對題。題目有具體的,也有抽象的,能夠虛實交互,空間才廣闊。
現在新題型作文,不只是出一道作文題目而已,大部分先有一篇文章、一句格言、預言…等,以引導思路,在根據其設定條件作文,寫作者一定要仔細審查其內容涵意跟題目的關係。
另外,要思考作文有無言外之意,像「推動搖籃的手」,是培育國家未來主人翁的手,是在歌頌母愛的偉大。
(二) 回憶:
瞭解題旨後,回憶在自己的經驗中,有哪些史例、言例、事例、名言、佳句可以引用,先簡要寫在稿紙上備用。因為時間短暫,現成的名言、佳句很實用,也是突顯文意的要素。
(三) 聯想:
作文要多角度觀察,要發揮想像力,將舊經驗,加入新觀念,超越舊格局,才能發人深省。構思時可視情況,由反面到正面,由中國到外國,由古今到現在,由抽象到具象,相互映襯;或藉小事物引出大道理,內容生動雋永。
(四) 佈局:
在短的時間內,分配好大綱及首尾的呼應思考。
論文宜採四段論法,也就是「起、承、轉、合」;或採三段論法,「它是什麼?為什麼必須如此?如何做」,兩者均可,不可一段到底,缺乏章法,批改的老師容易感到疲乏。
(五) 收放自如:
由於作文時間有限,不要在單一事件上著墨太多,以免形成頭重腳輕或段落內容不成比例。所以,在舉歷史故事印證時,要「言簡意賅」,也就是大題小作;至於題旨的「核心」部分,必須強調的,可以作較多的發揮,務必說理清楚,並呈現自己的見解。
(六) 首尾呼應:
有人以「鳳首龍眼」來形容文章的首尾,鳳首,就是文章的起頭要優美,引人興趣;龍眼,指的是結論要鏗鏘有力,有如畫龍點睛之妙。例如「憂患與安樂」的題目,以「好逸惡勞是人的本性」作開頭,結尾以孟子所說的「生於憂患,死於安樂」作結論,文章本體並以以色列力抗阿拉伯世界,屹立不搖的印證,首尾得到呼應。
(七) 立論合理,段落分明:
立意的邏輯要正確,也就是推理要合理,引證事例要恰當。文章要層次分明,段落安排居於重要地位。不管是四段章法,三段章法,指的是「結構」,並不是限定只能分四段或三段。理論上,文句意思表達完整了,就可以另起一段,但也不能二、三句就成一段,反而雜亂。因此,段落如何安排要看情況而定。
(九) 標點清楚:
正確使用標點符號,意思表達完整了,就要使用句點,即使只有一句話。句子不要太長,這也必須靠標點符號來巧妙區隔。
(十) 字跡端正:
一般老師改考卷,字跡潦草的,給的分數不高,因此寫字的時候,要每一個字書寫到最後一個筆劃完成才收手。
(十一) 文字正確,忌諱火星文:
考試時沒有把握的辭句及典故不要引用,以免反而失分,誰說的,想不起來,就寫古人說;現在網路上流行許多同音異字的辭語,在應試時,小心不要「不知不覺」用上了,例如,3q(謝謝) 或大家現在一窩蜂流行的一些用語,例如,不錯吃,不錯看……等,均不是正統的用詞方式。
(十二) 用詞檢查:
文章忙中有錯,錯字、漏字、贅字以及辭不達意、不通順的地方在所難免,務必細心校正,如尚有時間不妨在看一遍,也許還可看到需要修正的地方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